台湾灯会睽违23年再度回到台北盛大举行,在松山文创园区的「源展区」特别规划了「新住民灯组」,以〈我们在这 │ 新住民 x 台北大小事〉为题,邀请来自不同国家的艺术家和新移民朋友们,以自己的生活观察、来台生活经验与感触、来自故乡的传统文化,一同创作不同的灯组作品。更有期间限定快闪演出,为大家带来不同文化的精彩表演,呈现台湾多元文化的面貌,并将在2月1日至2月19日於松山文创园区展出。

7大精彩作品抢先看
01 〈我们在这〉— 王文志
新住民因不同原因而移动着,纷纷落脚在台北。竹材的编织代表着各式文化的融合,竹材的堆积与延展,更象徵各种生活的挑战磨练,但新住民们仍以坚定的温柔,抵抗这些风风雨雨,让彼此照护的力量更笃定地守护家园的未来!

图片/可睿创意提供 摄影/张耀翔Yaoxiang Zhang

02 〈人人 Hito Bito〉— 长友大辅(日本)、詹明旎
Hito Bito 为日文的众人之意,拥有不同文化血缘背景的人们,聚在这土地上渐渐生根、成长且传承。 作品「人人 Hito Bito」以人字型结构设计,两个小型的人字汇成一个大型人字,象徵人与人间相互依靠扶持。

图片/可睿创意提供 摄影/张耀翔Yaoxiang Zhang

03 〈种下台北味道〉— 成若涵
松山菸厂曾有个锅炉房,通过管线运送制烟、澡堂、厨房所需热能,像是员工们午餐时会聚集在大食堂,等待一道道美味料理上桌。时隔已久,这次,我们与新住民们一同通过对过去的记忆想像,再次以锅炉房的热能,端上文化融合後的台北餐桌料理。

图片/可睿创意提供 摄影/张耀翔Yaoxiang Zhang

04 〈属於一个自己的所在〉— 莫珊岚(法国)、邱杰森
「A Home of One's Own 让更多人拥有属於自己的地方的城市探索。」- Hashi Mohamed。 以行李箱组成的「家屋」,象徵每位新住民远离家乡移居台湾的心境感受,「家屋」外头Led灯条构成12个行政区轮廓,形成强烈地家在台北的意象。

图片/可睿创意提供 摄影/张耀翔Yaoxiang Zhang

05 〈记忆之河〉— Reyes, Mark Lester Lugay(菲律宾)、光试所
作品如同一座流动於城市的河流,承载着新住民来到台北的点滴故事,菲律宾艺术家Reyes, Mark Lester Lugay以「协力搬屋」 (Bayanihan)的传统文化,分享人与人之间团结与互助精神,一张张人物剪影演绎着故事情节,只要有光,故事就会继续。

图片/可睿创意提供 摄影/张耀翔Yaoxiang Zhang

06 〈关於台北〉— 光试所
关於台北,是幸福、是感谢、是家乡、是开始…。台北这片土地,有来自许多国家,说着不同语言的朋友,以灯光艺术结合文字、数字雕刻,在串串文化符码中,诉说着、感受着,关於台北的文化感动。

图片/可睿创意提供 摄影/张耀翔Yaoxiang Zhang

07 〈星空下的我们〉— 流寓工作室
在台北这片星空下,彼此相遇,这是多麽幸福的一件事情!「星空下的我们」是新住民参与的共创作品,每一颗星空灯都是一个精彩故事,在彼此生活中怀抱着未来的梦想及归属,一起对话、一起创作,一起点亮台北的星空。

图片/可睿创意提供 摄影/杨佳颖

除了灯会的精彩作品之外,灯会期间的每周(五)、(六)、(日)的18:30、19:30、20:30都有定时快闪演出,有新二代表演者带来的「新·年菜大比拼」,透过美食道出属於自己的新文化,还有接着跟着记忆之河的流动,由「水水嘉年华」将带领大家游览东南亚的特色水上市集。双人现代舞团体结合作品「人人 Hito Bito」带来的舞蹈演出,呈现新住民来到台湾的心境转变。以及菲律宾「协力搬屋」 (Bayanihan)的传统文化,还有来自缅甸的檀娜咔舞团结合「星空下的我们」带来点点星光;皆在展现新住民间团结、互助的精神的作品「我们在这」处定时进行演出。〈我们在这 │ 新住民 x 台北大小事〉以不同文化疆界连结成灯组作品,展现新住民的文化魅力与感动,期待与大家相遇在松菸。

【光源台北・2023台湾灯会在台北——源展区〈我们在这•台北〉】

试营运 |02.01 - 02.04

展 期 |02.05 - 02.19

时 间 |17:00~22:00 点灯

地 点 |松山文创园区(110台北市信义区光复南路133号)

0 0 投票数
Article Rating
订阅评论
提醒
guest
0 Comments
内联反馈
查看所有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