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/张颢璇(凯西) 图/《从零开始打造北欧风格的家》悦知文化
编按:定居挪威、业余时参与协助北欧当地居家布置案件,在社群媒体分享北欧居家生活美学第一手观察的张颢璇(凯西)发现,北欧人很少谈断舍离,但大家也都好奇,北欧人家里的杂物都收去哪儿了?原来,根源是从思维的不同开始的。
我每天都会关注挪威报章杂志的「居家生活与布置」系列文章。话题很多元,从老屋翻新、室内植物、花园布置、度假木屋、怀旧复古风潮⋯⋯但看了好几年,有一种类型的文章几乎没见过─就是有关「收纳」、「断舍离」、「告别杂物」─好像这些完全不是需要讨论的话题。
在我的脸书粉丝专页上,时常会有人问:「请问北欧人家里的杂物都收去哪儿了?」说真的,我起初觉得,北欧人几乎不为收纳所苦,应该是因为大家都有「储藏室」吧 !
後来发现,事实并非如此。就算都在北欧,住同栋公寓、有相同的格局和一样大的储藏室,很多移民来挪威的亚洲朋友,还是把家里弄得很有「家乡味」。
家乡味没什麽不好,但这里指的不但是储藏室全满,还有屋子里也塞得都是东西的「壅塞感」。从柜子上、台面上,到流理台上,视线所及之处,全是杂物和生活用品。
去亚洲朋友家里拜访时,连他们自己都会很不好意思地说:「实在太多东西了⋯⋯储藏室里面都不知道塞了些什麽,而且每年说要整理也都没有整理。」
原来就算有了储藏室,想法不一样,还是会有收纳的困扰啊 !
北欧人习惯维护空间 亚洲人着眼维护物品
对许多北欧人来说,首先要维护的就是「简约的空间」;而对许多家里凌乱拥挤的人来说,重要的则是「维护物品」。
・多数北欧人的思维:眼睛最先看到的是「空间」
「简约的空间对我来说是最重要的,不可能去牺牲它。」
「因为我在乎的是乾净开阔的空间,所以放不下的杂物与家具,就要想办法卖掉或捐赠出去。我不可能为此再去多买一个柜子来装它们,或开始堆叠在台面上。」
・有收纳与断舍离困扰的思维:眼睛最先看到的是「物品」
「因为我有一堆生活备品和杂物,所以收纳柜一定要做满,才能把所有东西都塞进去。」
「柜子已经装满了⋯⋯只要买个箱子放到柜顶,又可以再多装一些东西了。」
「尾牙抽到一台电扇⋯⋯虽然不需要,也没地方摆了,那就先丢在墙边角落好了。」
把空间的简约摆第一 不许杂物破坏生活的美好
大家可能也有过以下经验:登机前秤行李如果快要超重了,首先看到的一定都是要带上机的「东西」。此时,你可能会身穿3件外套、手里大包小包、塞好塞满,最後狼狈臃肿地上飞机。因为我们眼睛看到的都是无法割舍的东西。
但如果在婚礼或重要场合,最重要的却是你「看起来的样子」。你一定有自己认为最自信、最好看的穿搭方式,几乎没有什麽可以让你牺牲或替代,就好像你不可能因为觉得每条项链都很别致,乾脆五条全戴上。
家里的模样也同样重要。试着把它想得跟自己「在重要场合时想要呈现的美好状态」一样,没有什麽可以为此牺牲。当你把「空间简约的模样」摆第一,「物品」就不会再是你心心念念、紧抓不放的东西了。
这也是为什麽收纳与断舍离,从来不在北欧人关心的议题之内,也鲜少人在讨论「告别杂物」。因为对他们来说,真的没有什麽秘诀:收得进的东西,就叫做收纳;收不进,则想办法捐赠、卖掉,或另租储藏室来放,也不愿成堆的杂物破坏了简约生活的美好─於是,收纳与告别杂物,就是北欧人自然而然养成的习惯。
抛下「先收着,以後会用到」的念头 有些东西留着反而更贵
惜物是美德,但有时也是杂物开始堆积的根源。往往我们不愿舍弃物品,不外乎是觉得「处理很麻烦」,或是「先收着,以後可能会用到,毕竟再买还要花钱」。
收得进现有空间当然没问题,但收不进,反而让它破坏家里的美观,就有点得不偿失了。备品多,听起来很方便,事实上却是「每天都在花钱」。接下来,让我分享一个故事,大家就可以体会了。
假设有一天,你参加尾牙抽到了一台家里用不到的电风扇,装在一个150公分高的纸箱中。你舍不得送人,但又不卖掉,於是先把它堆在客厅墙角。你心想,「先放着,将来家里电扇坏掉了,就可以派上用场」。
但若我每天来问你:「今天愿不愿意花一块钱,让碍眼的电扇消失在你视线中?」你可能想都不想就会点头答应。如此一来,这个堆在墙角5年之後终於派上用场的电扇,其实已经花了你1,825元的储物费(365元×5年)。
你花了大把积蓄买了新家,却把家里变成仓库一样来储物,是否反而有些因小失大呢?更别提杂物带给你心情上的影响了,那是金钱难以估量的。
有些东西,留着反而更贵。堆积如山的仓储交给店家专门服务,让我们把家里留给生活。
(本文摘自张颢璇(凯西)着,《从零开始打造北欧风格的家:从软装陈设、材质选搭、视觉声音到配色比例,北欧〔空间美学〕×〔生活本质〕的关键心法,一次掌握!》,悦知文化出版)
2022/09/21
此文对你有帮助吗?50+全站免费,但需要您的赞助,支持好内容制作
→https://pse.is/3hg64d
【50+线上学校|林丽琪的植物水彩画】!影音课程永久观看…